close

我只是一個平凡的母親,會跟大家分享如何寶寶教說話是因為我母親從事托嬰有三十多年經驗,從小協助母親育嬰,從她的教導法我們也耳濡目染,一起教導她的小老闆們,現在套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這三十年我家沒有語言發展緩慢的孩子,可以說運氣好,也可能真的有些作法有實質的幫助,因此分享給為孩子寡言而煩惱的家長們,至少多一個方法來嘗試讓孩子開口。

孩子早還是晚開口有一部分跟家庭環境有關,另外也跟寶寶的個性有關係。
有的孩子不喜歡被教導的感覺,他會拒絕看著說話中的大人,尤其拒絕仿說,也可以說他不喜歡被控制的感覺。兩歲前家長可以不用擔心,不說話的孩子會在腦海累積詞彙,等到他願意說的說話會讓大人很驚奇,尤其是他竟然一下就開始說句子。而喜歡學說的孩子,在大人說話的說話會認真專注的看著大人的臉。
而和環境有關的孩子可能因為以下原因不開口:
1.沒有給他說話的機會,比如家裡人口少,父母也寡言,只是說重點。
2.是家裡第一個孩子,大人沒有育兒經驗,不知道如何引導。
3.環境太單純,比如沒有同儕,也鮮少外出,環境刺激不足,父母與孩子沒有話題。
4.沒有親子共讀。我想這也是這幾年政府單位一直在推廣從胎兒就該開始親子共讀的原因,因為現在普遍晚婚生,許多家長不知道如何與孩子互動,加上兄弟姐妹少,能分享經驗的人也少,對於孩子也沒有學習對象,因此整個社會孩子的語言發展呈現兩極化。
以上純屬我個人的觀察,各位可以檢視看看。
要從何時可以開始教孩子說話呢?我個人算是從孩子出生就開始了。第一次見到孩子我就開始自我介紹:你好!我是媽媽哦!你是XX(她的名字或小名、妹妹、弟弟)我會在抱著孩子的時候不斷跟孩子說話,語速要盡量放慢。隨時要問候孩子,對他做如何動作都要告訴孩子,比如喝奶:哦!餓餓了哦!媽媽去泡內內。XX內內來了哦!有沒有喝飽飽,來拍拍哦!就是要很“搞薇”整天對孩子聊不停。大概兩個月孩子會找人互動的時候,我會開始教導說爸爸、媽媽,重點是要和孩子四目相對,語速要慢,再加上一點點頭(自己覺得比較能吸引孩子)輕輕說:媽媽,我是媽媽。爸爸,爸爸在外面(加上簡單的句子)。而恰巧我孩子是喜歡被教說話的孩子,他就會盯著我看,大概六個月他就開始會叫爸爸、媽媽,是有議意的知道我是媽媽,沒有叫錯過。即便不喜歡被教的孩子也能透過聽,不斷的聽來做記憶。
另外可以透過圖卡來教學,孩子還沒出生我就買了一大套圖卡,含黑白卡。把黑白卡輪流放在孩子看得到的地方,比如嬰兒床旁的牆面。親子有空時,就可以一起讀卡片,這些都可以從新生兒時期開始,雖然短期看不到效果,但一樣的孩子會透過聽來記憶,先記憶聲音,智商增長後便會把圖像和以前記憶的聲音連結。比如他會先知道小狗在大人世界是有含義的,等他認知小狗這個動物的時候便會產生連結。等孩子再大一點,時常抱起來走動時,我們房間牆面貼滿彩色圖卡,不時可以抱著孩子一起讀卡。
另外影音設備的應用也可以幫助學習,比如聽兒歌。我使用故事機的版權兒歌,並且大人要帶著跟唱才會更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有時候我也會帶些動作,比如棒棒,就做棒棒手勢;拍拍手,就要做拍拍手。我先生喜歡給孩子看點點名影片(電視螢幕播放),對我女兒來說效果顯著,她看到目不轉睛,媽媽我比較擔心會傷視力,不時也是增加互動來吸引孩子做些活動,避免一直盯著電視,當然也是有些學習效果,比如唱到印地安人,就學印地安人呼叫。這不只是增加親子互動,也是讓寶寶練習不同的發聲位置。後來,我們訂購巧連智就沒有再讓孩子看點點名影片了。
我們是在一歲兩個月時開始訂購巧連智,一度覺得訂太早了,但播放兩三次之後,發現孩子漸漸可以開始跟著影片活動,做出裡面的遊戲,不過月刊她沒有興趣,大部分拿到就是想辦法撕,畢竟其他書都是厚紙的無法讓他有撕裂的快感。影音部分也可以用VCD,這樣沒有太早接觸3C的問題,但也需要大人陪伴跟唱。
 
 
 
 
 
 
片,
  •  
 
 
 
 
 
 
 
 
 
 
 
 
 
 
(加上簡單的句子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語言遲緩評估 語言發展
    全站熱搜

    Jin 瑾魠泥 T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